81pan占星
返回列表
取消关注 您关注的内容

[转载] 星盘中的人格结构动力系统

[转载] 星盘中的人格结构动力系统

尽管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的许多观点为后人所诟病,但他提出的性本能(力比多)作为心理发展的驱力,对心理学的贡献却是毋庸置疑的,而他关于“潜意识-前意识-意识”的心理结构论和“本我-自我-超我”的人格结构论更是了不起的洞见。

荣格,这位曾经追随于弗洛伊德,后来又自立门户开创分析心理学的心理大师,则进一步发现了集体潜意识和神经症的深层原因。前者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关于人类意识状态的研究,后者则指明了人格结构中动力失衡所带来的心理问题。遗憾的是,荣格所谓的“集体潜意识”主要还是纠缠于人类古老历史文化中的原型,尤其是神话阶段和前理性期的蒙昧体验。他尚未觉知到“集体潜意识”中还蕴藏着真正的“超个人意识”——超出个体和社会层面的宇宙驱力。而事实上,这部分内容正是古往今来的长青哲学致力于研究和实证的“灵性”次元。长青哲学中,由休斯顿·史密斯归纳出宇宙“大存有链”中的四个阶序:肉体、心智、灵魂、灵性。可以说,集体潜意识中既涵盖了灵魂次元,也涵盖了灵性次元,而它们都是作为个人的“深层意识”潜藏在每个人的自性之中。

在荣格之后,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开创者和代表人物马斯洛提出了“自我实现的人”。马斯洛认为,人具有与生俱来的自我发展的“潜能”,而“潜能”无论就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,都具有趋于完善的特性。在《动机与人格》中,马斯洛将个人朝向自我实现的驱力称为“超驱力”。可以说,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现代心理占星,以及一直处于占星界非主流状态的灵魂占星,正是在这个关键之处达成了某种同盟关系。

人本主义强调“潜能”和“自我实现”,但一直被恪守科学实证传统的心理学家批评为“含糊其辞”和“语焉不详”。现代心理占星则从行星所代表的心理动力、星座所代表的能量运作模式出发,清晰地指出了个人全方位的潜能所在,及其具体的表现方式。而灵魂(业力)占星这一脉传承,看重的是粗钝物质世界之外的精微能量的示现,因此而挖掘出主流心理占星所无法匹敌的深度和广度——由本命盘所象征的个体存有状态,是和整个宇宙的运作秩序在发生着共振,因而具备有无限的发展可能。三者的共同之处在于,它们都同意人类意识状态中有待开掘的“潜能”,而这种潜能将促成自我人格的转化和完善。

下面我将整合并拓宽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结构论和人格结构论,来阐明占星学所体现的人格结构系统和意识演化阶序。具体来说,在心理结构中,除了潜意识-前意识-意识,还有比潜意识更深一层的集体潜意识。而集体潜意识中又包含有社会性的深层意识和超社会性的深层意识——前者和个人的灵魂次元有关,后者则和个人的灵性次元有关。与此相应的,个体的人格结构在本我-自我-超我之外,还存在着一个底层的背景场域——超个人的场域,或者说灵性的场域。

回复 1楼 茗璃

十大星体所组建的人格结构



(一)本我:潜意识→前意识;对应月亮、火星和金星

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,“本我”是指个人的原始无意识本能,包括人的各种原始本能和欲望。弗洛伊德认为“本我”是个人心理动力的来源,它寻求直接的满足,遵循快乐原则。与此相应的,我们在每个人的出生图中也可以发现三颗和“本我”有关的星体:月亮、火星和金星。

弗洛伊德认为“本我”主要在潜意识层面运作,而星盘中的月亮、火星和金星所代表的能量通常也直接作用于个人的潜意识。但事实上,个人也可以将这些本能的需求和动机召唤到前意识之中,从而形成三方面的人格倾向。在个人的成长历史中,由于和外在社会环境、生活世界的互动,这三方面的人格倾向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,从而形构出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。

尽管如此,在个人漫长的一生中,这些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仍然有发生变化的可能性。由于整体人格结构中的横向动力作用,以及内在意识演化的纵向动力作用,这三个人格面向也将得到持续的发展与转化。较为理想的状态是,它们同时遵循快乐原则、自我实现原则,以及利益他人原则,并在三者之间达成一致。


1.月亮

原始本能:情绪本能、求食本能、依恋本能→

人格倾向:情绪直觉力、被喂养的需求、情绪安全感的需求

人格心理特征:情绪制约反应、情绪表达模式、情感生活的特质

心理发展:情绪情感的发展



2.火星

原始本能:性本能、求生本能、斗争本能→

人格倾向:性冲动、性和繁衍的需求、自我保护和展开行动的驱力

人格心理特征:性心理和性行为特质、行为反应模式、行动和竞争的模式

心理发展:行动力的发展、自我确立方式的发展



3.金星


原始本能:感官本能、爱欲本能、亲合本能→

人格倾向:感官冲动、感官和审美的需求、爱和情感联结的需求、价值交换的驱力

人格心理特征:感官功能的运作模式、审美倾向、情感交流模式、爱情观、价值观

心理发展:审美的发展、价值判断力的发展、爱的发展




(二)自我:意识→前意识;对应太阳和水星

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,“自我”在意识层面运作,介于本我和超我之间起调节作用,并遵循现实原则。与此相应的,我们在出生图中也可以找到两颗和“自我”有关的星体,太阳和水星。

星盘中的太阳和水星所代表的能量通常直接作用于个人的意识,它们象征着个人的自我概念和思维认知。但个人也会将这些自我概念和思维认知积淀到前意识中,从而形成两方面的人格倾向。在个人的成长历史中,由于和外在社会环境、生活世界的互动,这两方面的人格倾向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,从而形构出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。

尽管如此,在个人漫长的一生中,这些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仍然有发生变化的可能性。由于整体人格结构中的横向动力作用,以及内在意识演化的纵向动力作用,这两个人格面向也将得到持续的发展与转化。较为理想的状态是,它们同时遵循现实原则、自我实现原则,以及利益他人原则,并在三者之间达成一致。

TOP

回复 2楼 茗璃

1.太阳:

自我意识:自我概念、自我认同→

人格倾向:自我认同的需要、被他人和社会认同的需要、身份确立的需要、自尊的需要

人格心理特征:自我表现的模式、意志力的展现模式、创造力的展现模式

心理发展:个人意志的发展、创造力的发展



2.水星:

自我意识的工具:神经冲动、思维心智,自我与外部世界交互作用的介质→

人格倾向:注意力、认知和思维活动的驱力、言语表达和沟通的需求

人格心理特征:认知和思维模式、表达和沟通模式、心智活动的特质

心理发展:智力的发展、思维的发展、言语表达和沟通的发展




(三)超我:社会层面的影响→集体潜意识→个人深层意识(灵魂次元的轮回业力)

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,“超我”是指社会规范、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内化,包括“自我监督”和“自我理想”。它主要在潜意识层面运作,并遵循道德原则。与此相应的,我们在出生图中也可以找到两颗和“超我”有关的星体,木星和土星。其中木星和“自我理想”有关,土星和“自我监督”有关。

星盘中的木星和土星所代表的能量通常直接作用于整个社会,从而影响到某个世代的集体潜意识,继而影响到属于这个世代的个人的深层意识。与此同时,这两颗行星的能量也和个人的灵魂次元有关,是灵魂的轮回业力在此生的示现。在个人星盘中,这两颗行星的力量主要通过和其他个人行星所形成的相位,参与到个体不同人格面向的建构中。

在个人的成长历史中,由于和外在社会环境、生活世界的互动,木星和土星的作用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,从而形构出不同人格面向中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。与此同时,由于整体人格结构中的横向动力作用,以及内在意识演化的纵向动力作用,它们还将得到持续的发展与转化。较为理想的状态是,它们同时遵循道德原则和自我实现原则。


1. 土星

物质领域的结构法则、社会规范、世俗规则、社会政治和经济→

社会世代的集体潜意识→

作用于个人深层意识→

自我监督和自我设限、现实事物带来的压抑和延缓、面对现实困境而产生的恐惧和退缩

心理发展:获得物质安全和巩固自我的模式


2.木星

精神领域的扩张法则、社会文化、道德、宗教和信仰→

社会世代的集体潜意识→

作用于个人深层意识→

自我理想和人格扩张的驱力、人生信念和生活哲学、对生命的信赖感、和更宏大的精神事物联结的渴望

心理发展:寻求精神成长和自我改善的模式

TOP

回复 3楼 茗璃

(四)超个人:宇宙驱力→集体潜意识→个人深层意识(灵性次元的超个人意识)


超个人是超出个体和社会层面的宇宙驱力。在出生图中,象征这种宇宙驱力的星体包括天王星、海王星和冥王星三个面向。它们的能量直接作用于人类的集体潜意识,继而作用于个人的深层意识,同时也是潜藏在个人灵性次元中的超个人意识。如果它们仅在个人的深层意识中运作,就会示现为灵魂次元的轮回业力和心智次元的粗钝法则,而个人也会因此受制于其负向的示现。而如果个人能够将其提升为“超个人意识”,就能展现其灵性上的创造力。



1.天王星

宇宙驱力:自由、平等、革新、创造和突变的驱力,一种剧烈的、突如其来的、不稳定的、间歇性的能流→

作用于集体潜意识:社会改革、民主运动、暴力革命、新思潮的涌现、科学理论创新、科技发明、集体潜意识的重大变革→

作用于个人深层意识:神经质倾向、癫狂状态、疏离状态、无目的反叛、古怪反常和不可预测性。

心理发展:非个人倾向、自由平等意识、灵感、原创力、洞察力、实验和革新精神




2.海王星

宇宙驱力:超越物质世界、自我消弭、和宇宙融为一体的驱力,一种消弭物理界限、具有弥散性和吸收性的能量。→

作用于集体潜意识:宗教、灵修、艺术(视觉、影像、音乐)的发展、集体潜意识的沉溺或升华→

作用于个人深层意识:理想化倾向、对牺牲和救赎的渴望;自欺、幻觉、困惑、无界限感、逃避现实的倾向、上瘾症倾向。

心理发展:精微直觉、高度的想象力、艺术创造力、灵性追求




3.冥王星

宇宙驱力:毁灭和再生、揭露和净化、潜藏事物爆发的驱力,一种潜藏的、具有爆发性和吞噬性的、自我更生的能量。→

作用于集体潜意识:人类未知领域、社会禁忌、社会危机、新能源的开发、医疗药品、金融保险,集体潜意识中的原欲、死亡和重生→

作用于个人深层意识:危机意识、自毁倾向、强烈的执迷、原欲冲动、掌控和吞没他人的需求、暴力倾向。

心理发展:潜意识的揭露和净化、蜕变和再生能力、深度直观力、潜能的发掘




人格结构中的动力作用

综上所述,在出生图中,十大星体象征的是不同的人格面向,分属于本我、自我、超我和超个人。与此同时,十大星体的位置也透露了每个人意识演化的潜能所在。其中,本我(月亮、火星和金星)主要在个人潜意识层面运作,自我(太阳和水星)主要在个人意识层面运作,超我和超个人则主要在集体潜意识的层面运作,同时也渗透在个人的深层意识之中。

此外,星体所落的星座,可以说明这些人格面向的具体需求和动机驱力,以及先天的气质特点。星体所落的宫位,则可以说明这些人格面向在个体的哪一个生命领域寻求直接的满足,并引发出在该领域的不同的态度、动机和行为模式。

从人格的倾向性来看,个体的特定需求会引发相应的动机和行为模式。而从人格的心理特征来看,个体先天的气质类型也会形构出特殊的能力和性格。因此,从星体坐落的星座和宫位,就可以说明个体人格倾向的三个层次——“需求-动机-行为”,也可以说明个体相对稳定的人格心理特征的三个层次——“气质-性格-能力”。

由于个体的不同人格面向会处在不同的意识状态(意识、潜意识或集体潜意识、超个人意识),并且相互之间具有不同的对话关系(星体的相位),于是进一步产生了不同个体之间心理现象的精细差别——这些差别会在动机和行为的层面朝着不同方向分化。与此同时,在个体自身的人格结构中,不同的人格面向之间相互制约、相互支持、相互影响,在动态的平衡与失衡中也带来了个体意识演化与发展的可能。

TOP

回复 4楼 茗璃

(一) 横向的动力作用

在个人的本命星盘中,十大星体之间的相位形成了此人人格结构中的横向动力作用,包括协同作用和失衡作用两种基本形式。星盘中的正相位(和谐相位)代表的就是两种人格面向之间的协同作用,而负相位(紧张相位)代表的则是失衡作用。其中合相是属于协同作用还是失衡作用,需要视两种人格面向的关系而定。通常来说,正相位的协同作用会带来正面的意识演化与发展,但也有可能让意识陷入停滞发展的状态。而负相位的失衡作用则会带来紧张而强大的动力,促使个人修正和改善自己的人格表现模式,从而达成意识的转化。




(二) 纵向的动力作用

十大星体所代表的人格面向,在个人的本命星盘中落在特定的星座和宫位里。由于此人自我觉察的意识水平不同,以及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不同,所以这些人格面向受到该人不同的意识水平制约——意识、个人潜意识、个人深层意识或超个人意识,因而也产生了不同的动机和行为的分化。

TOP

返回列表